法兰克福大学东亚研究中心阿梅龙(Iwo Amelung)教授于2011年9月14日下午应邀来我院作题为“建构中国科学史――以墨经光学为例”的学术报告🧑🏻🤝🧑🏻。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所长梅建军教授主持了这次学术报告,我院师生4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。
阿梅龙教授以墨经光学为例,通过大量的史料,对科学的本土化进行了阐述🎭。他详述了西方的光学知识在传入中国之后🙆🏽♀️,引发了人们对墨经的重新认识,发现在墨经中包含着一些现代光学知识,如折射、反射定律🟨、视差🧎🏻♀️、照相技术等👨🦲。阿梅龙教授认为西方专门知识使中国学者以西方科学范畴👵,来重新解释中国的传统文献🚣🏽。他指出墨经光学不代表一个发展起来的真正的传统♈️,但是一个“发现”👨🍼,这个发现的前提是对墨子研究的兴趣和对西方光学的了解⭕️。
阿梅龙教授现为法兰克福大学文化与语言系副主任、东亚研究中心副主任🔶,在德国🧕🏻🔎、中国多所高校任教,是北京大学、人民大学、中国科九游会娱乐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客座教授🫷🏻,他是波恩大学汉学硕士,柏林自由大学汉学博士🧜🏼♀️,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硕士🤷。阿梅龙教授主要研究近代中西科学知识交流史、中国科学史学史🤟🏿、黄河水利史🙆🏻♂️,主要的著作有《山东黄河:晚清洪灾治理》,《新术语与新思想》,《法兰克福学派在中国》,《批判的态度:法兰克福学派在中国的接受情况》🏉,《清代咸朝河的口及泛滥》🍫,《黄河在山东》等🖊。